返回首页 | 出口要闻 | 医药保健 | 化工染料 | 机械五金 | 电子电工 | 冶金矿产 |
轻工工艺 | 纺织服装 | 粮油食品 | 土产畜产 | 海外招标 | 免费信息 |ENGLISH

郑重承诺:我们100%保证每一条C类询盘之绝对可靠,错壹条送万分;我们力争每一条普通信息真实有效,错壹条送百分,欢迎投诉!

 








明年中国外贸增速可能回落
(时间:2003年10月30日)
所属类别:出口要闻
  10月26日-10月29日,美国商务部部长埃文斯对中国进行的访问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进一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10月28日中国商务部规划财务司和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03年秋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则使人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外贸状况和走势。

  市场开放:事实胜于雄辩

  今年以来,中美关系的“热点”更多地出现在贸易领域。

  在启程访华之前,埃文斯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表示,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创下103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布什政府因此承受着愈来愈大的国内压力。他抱怨中国在履行加入WTO承诺、开放市场方面步履缓慢。

  而中国商务部的《报告》则正好对此作出了回答:2003年前三季度,中国进口增速持续高于出口,贸易顺差大幅减少。前三季度全国对外贸易总额为6062.6亿美元,增长36.2%。其中,出口3077.0亿美元,增长32.3%;进口2985.6 亿美元,增长40.5%。实现贸易顺差91.5亿美元。预计全年贸易顺差100亿美元左右,较2002年大幅减少。

  《报告》分析说,中国加入WTO后,关税进一步下调,非关税措施大幅减少,有利于进口的增加;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先进技术、机器设备的进口需求快速增长,能源、原材料产品需求旺盛。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今年以来中国进口增速持续高于出口增速,一季度曾出现9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前三季度,中国整体贸易顺差较上年同期下降54.3%,其中对日本、韩国、东盟和中国台湾的贸易逆差合计高达690.6亿美元。

  《报告》指出,今年中国的关税总水平从去年的12%进一步下调到11%,特别是由于执行信息技术协定(ITA),今年中国又有90个税目的信息产品实行零关税。关税税率进一步下调、非关税措施逐步减少等因素,也刺激了进口的快速增长。

  “十五”规划提前实现

  《报告》预计,从目前的情况看,第四季度进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大体可以保持下去。初步预计全年中国进出口可增长25%以上,规模可突破7800亿美元,有望达到8000亿美元,提前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在全球的贸易排位将上升到第四位。

  《报告》认为,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由以下三大因素推动:

  一是国际制造业加快向中国转移,为进出口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国际制造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势头继续加快。

  二是国内外市场逐步好转,为进出口快速增长奠定了重要的需求基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比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美国经济上半年增长2%,日本经济已连续6个季度向上攀升,今年二季度增长2.3%。在国际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中国出口出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多年来坚持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也带动了进口需求的增长。

  三是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新的增长点不断形成。

  明年外贸增速可能明显回落

  《报告》认为,2004年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总体形势继续趋好;国际商品市场行情趋暖,价格上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浪潮方兴未艾;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体制政策环境趋于改善。这些因素将有利于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但考虑到今年进出口基数较高、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的增长速度将可能出现明显回落。

  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制肘来自几个方面:

  一是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出口的影响不容忽视。调低出口退税率将会增加企业的出口成本,有可能影响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一些企业原本处于保本微利的商品有可能放弃出口,一些面临激烈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有可能被迫退出国际市场,进而使中国出口增速和总量扩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出口退税增量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担后,是否会引发新的欠退税以及跨地区收购出口受限等问题,也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威胁进一步增大。今年9月在墨西哥坎昆进行的WTO第五次部长级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增加了多边贸易体系发展方向和有关规则谈判结果的双不确定性,各国的贸易政策在利益集团的压力下可能会更加趋于保守。

  三是2004年加入WTO后过渡期的应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2004年是中国加入WTO后履行有关承诺的关键一年,大部分过渡措施将在2004年底到期。这将使中国加入WTO后的应对工作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四是中国贸易平衡状况可能出现较大变化。200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进口增速持续高于出口增速,使中国贸易顺差大量缩减。从2004年看,出口增速可能大幅回落,而国内需求仍将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的贸易顺差局面可能将被打破。

联系信息: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联系我们: exp@cnexpnet.com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本站声明   诚邀加盟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 创业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网络实名:出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