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由贸易区联盟副主席皮特·瑞恩向《财经时报》透露,美国可能对中国目前的出口政策提出质疑,世贸组织仲裁机构将受理相关仲裁请求;中国财政部官员坚称不会屈服于国际压力
上周,《财经时报》接到一位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商界人士来信,希望了解有关人民币汇率政策和出口退税方面的动向,因为这两方面政策会对她的生意造成严重影响。
但日前传出消息说,9月10日至14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两年一度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简称“坎昆会议”)上,等待中国的可能是来自美国等对中国当前出口政策的质疑与指责。
此次会议将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正式参加的第一次部长会议。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自由贸易区联盟副主席皮特·瑞恩日前也向《财经时报》透露了一则消息。他说,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这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消息”,美国可能会对中国目前的出口政策提出质疑,因为在美国制造商看来,中国现行的贸易政策严重损害了美国企业的出口竞争能力。据瑞恩先生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仲裁机构将会受理美国提出的相关仲裁请求。
但瑞恩同时强调,他相信中国有能力面对并解决好这一问题。因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有很多外贸政策方面的专家;这些专家是中国非常宝贵的财富,在面对国际压力时,他们可以帮助中国政府成功化解不利局面。
对此,中国财政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则表示,中国目前并没有世界贸易组织所禁止的任何出口补贴政策,而中国目前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中国不会屈从于国际压力对出口汇率政策进行调整。
中国的“威胁”
美国国内的制造商把中国产品的崛起一直视为一种威胁。瑞恩先生认为,美国之所以要提出对中国出口政策的质疑,原因主要是来自美国国内制造商的压力。而布什政府又是美国制造商的政治代表,在美国国内对于中国产品日益仇视的情况下,布什必须对外做出某种姿态来缓和国内压力。
不过,瑞恩先生拒绝把此事和人民币升值问题联系起来。
“当然,美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中国的出口政策问题,也是因为在美国国内的法律框架下已经无法再有所作为,因此必须依靠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瑞恩补充说。
瑞恩先生所指的“美国无法利用国内法律来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能力”,主要是指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ATMI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实行配额管理一事,但此事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2003年8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正式受理由ATMI等组织提出的对中国产针织布、胸罩和袍服实施保障措施的请求。但美国政府一再宣布推迟此案的截止时间。因为美国政府知道,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从2005年1月1日起,任何成员国都不能再对纺织品的进口实施限制。
美国又一杀招
根据“中美入世协议”中的“进口潮”机制条款,在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激增导致美同类行业或产品受损的情况下,美方可以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继续实施配额限制。但是,美国的“自卫措施”最远只能保留到2008年12月31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要真正达到“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只有在剩余的时间加快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这种调整显然不是美国纺织行业愿意看到的。
此外,美国的其他制造商也纷纷提出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限制问题。今年以来,美已对中国多种商品提出贸易设限要求,如彩电的反倾销、电池的知识产权调查等。几乎与提出对纺织品设限请求同时,今年7月,由美国14家家具生产企业组成的美国家具生产商合法贸易协会也联合向美政府递交了反倾销申请,声称中国产品已对美国家具行业造成严重打击。该协会还表示,将于秋季递交关于卧室家具的反倾销保护。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制造商并不能提出有利的证据来表明中国产品确实对美国相关行业造成了损害,他们能拿出的只是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报告。
面对来自美国国内的压力,瑞恩先生认为,“对中国的出口政策进行质疑”才是打破这种局面的最佳办法。而有关专家也认为,美国此举如果成功,就可以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整体竞争能力,达到与促使人民币升值的相同结果。
无权干涉退税政策
中国是否会因为外国压力而改变目前的出口政策?《财经时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中国财政部。
财政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暗示,中国不会因为国际压力而改变目前的出口退税政策。
这位官员介绍,中国在加入实际贸易组织后,已经按照入世承诺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取消了所有的出口补贴政策。中国现在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完全符合国际惯例,因为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出口产品必须是按成本价销售,不能含有任何税费。
这位官员气愤地表示:“中国的出口退税如果超过了所应当征收的水平,那确实是一种变相的出口补贴,这是世界贸易组织所不允许的。但中国的事实情况不是这样。中国对出口产品所应征收的增值税率为17%,而出口退税水平一般只有11%到15%之间,只有很少商品才予以全额退税——那也不过是17%而已。所以,现在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是合法的,而且是属于中国的内政,外国无权干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