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美元可兑换的人民币从8块减少到5块,海外“中国制造”的商品就会大量减少吗?——香港经济学家肖耿的答案是“不”。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官员在各种场合表示,人民币应该升值,以矫正中国大量的贸易顺差。
香港大学中国与全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肖耿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中国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和效率低下的金融系统,人民币重新估值无法使这些国家的官员如愿以偿。
肖耿认为,大量剩余劳动力导致的低工资不会因为人民币的汇率升值而上升。汇率的调整在现阶段不太可能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的实际竞争力。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罗奇也曾指出,假使人民币升值15%,对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影响将微乎其微。
肖耿说,来自中国农村的低技术民工的工资水平由目前维持其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成本决定;城市工资水平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入和自身失业率的上升也将稳定在相当低的水平。此外,由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国还拥有工资水平相对很低的大量知识型人才。中国大陆一年培养的工程师比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区在10年甚至20年培养的还要多。
因此,真正有助于中国实质工资上升的途径是不断为中国中西部贫穷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而非提高汇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