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出口要闻 | 医药保健 | 化工染料 | 机械五金 | 电子电工 | 冶金矿产 |
轻工工艺 | 纺织服装 | 粮油食品 | 土产畜产 | 海外招标 | 免费信息 |ENGLISH

郑重承诺:我们100%保证每一条C类询盘之绝对可靠,错壹条送万分;我们力争每一条普通信息真实有效,错壹条送百分,欢迎投诉!

 








中国出口通货紧缩?
(时间:2004年2月10日)
所属类别:出口要闻
  日本《经济学人》周刊2月10日一期发表经济专家河野尤太郎撰写的文章,指出关于“中国出口通货紧缩”的观点是错误的。

  文章说,有人认为,中国等新兴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通货紧缩。这些人指出,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大量产品,并用于出口;进口中国产品的日本和美国等国物价下跌,从而导致通货紧缩。但是,如果认真分析现实,就会得出结论,上述观点不合逻辑。日本陷入通
货紧缩,是因为日本供求失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不是因为进口了中国的通货紧缩。美国之所以一度极为担心通货紧缩,是因为美国供求失衡现象突出。日本之所以看似进口了通货紧缩,是因为日元比价过高,大大超出了日本经济的实力。似乎应把其称作是“日元升值造成的通货紧缩”。

  文章认为,新兴国家的生产率一旦提高,其实际收入水平也就会上升,同时国内需求也会增加,新兴国家的进口会增大。如果新兴国家生产率继续提升,供应和需求就会同步增加。新兴国家以廉价劳动力为武器,出口工业产品,从而剥夺发达国家市场的议论,目前尚未出现。日本过去也曾向美国出口纺织品、家电和汽车,从而产生了贸易摩擦。但是,美国是否因此而陷入了通货紧缩呢?回答是否定的。无需查阅经济理论,邻国经济一旦发展壮大,就无疑会带来益处,而不是坏处。似乎应该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日本来说是开创了新的市场。实际上,尽管2003年上半年日本向美国的出口低迷,但日本经济却避免了衰退,这是因为得到了对华出口的支撑,日本对华出口继续维持30%到40%的年增长率。中国在2001年入世,随之中国降低关税,并废除了进口配额和准入限制。这成为日本对华出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以上述中国开放政策为背景,各国企业增加了对华直接投资,从而导致生产资料出口的扩大。随着生产线投入使用,中国向日本出口的最终产品增加,然而与此同时,中国从日本进口生产最终产品所必需的半成品的数额也增加了。另外,中国沿海城市地区,实际收入增加阶层的消费热持续出现。结果,日本的对华出口不仅在生产资料和半成品领域,而且在数码相机、薄型电视和手机之类的家电通讯产品领域也扩大了。2000年日本对华出口只不过占日本出口总额的6%,而今已达到12%。对内需继续低迷的日本来说,中国今后将成为左右日本经济的重要因素,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力仅次于美国。中国出口通货紧缩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不过可以设想,今后甚至会出现这样的观点:“中国是把日本从通货紧缩中拯救出来的救世主。”但是,做出如此过高的评价似乎也是言过其实。确切地说,中国确实对日本出口主导型的经济缓慢恢复做出了贡献。(完)

联系信息:

【来源:新华网】

联系我们: exp@cnexpnet.com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本站声明   诚邀加盟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 创业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网络实名:出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