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你在其它网站成交过吗?新年新选择--为什么你一定要选择我们?

 








我国圣诞用品出口增长放缓
(时间:2006-12-8)
阅览数:299             使用数:1
所属类别:出口要闻
  距离圣诞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眼下,许多圣诞礼品生产经销商都忙得不可开交,因为他们要赶在圣诞节来临前,把最后一批货物发往海外。

  然而,这样红火的场面还能持续多久?国内的生产商现在都有点吃不准。近年来,由于受到汇率变化,油价、原材料价格上涨,自主开发能力薄弱以及低价恶性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圣诞用品出口增长缓慢。

  据海关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圣诞用品出口额为10.7亿美元,与2004年持平。今年10月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我国圣诞用品出口总额为6.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仅增长3%。

  成本上升企业难以承受7月份以来,虽然福建、广东、浙江等圣诞用品生产厂商纷纷提价,但面对雪花般飞来的订单,企业老板们却笑不出来。“现在接的订单越多,我心里就越害怕。”佛山一家圣诞礼品出口企业的张先生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汇率变化的幅度,已经大大超过我们的承受力。虽然产品提了价,毕竟部分成本的提升无法用提价来消化。我们这种小公司就有可能出口越多亏,得就越多。”

  “去年圣诞玩具的出口额还有150万美元,今年却不足100万美元。”南京江宁一家玩具企业的负责人张女士沮丧地说,“由于明年订单还没有确定,从现在起到明年6月份,我们根本不敢再生产与圣诞节有关的玩具。”

  “究其原因,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中国圣诞礼品网CEO吕忠明说。他透露,今年国内圣诞用品的生产经营成本普遍上涨10%左右,但实际卖价却无法相应提高。这对一些企业形成相当大的冲击。

  海外市场不容乐观屋漏偏逢连阴雨,行船又遇顶头风。一方面,企业成本上涨;另一方面,在海外的销售市场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这给国内出口企业带来不小的麻烦。

  从目前各国圣诞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销售商们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传统圣诞消费大户--美国的市场依然火爆,美国人的消费信心十足。此外,北欧前景看好--挪威、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和西班牙近期经济情况良好,人们消费信心大增。而俄罗斯及其他新兴经济国家的中产阶级消费者,也将成为今年圣诞期间全球零售市场的主力军。

  忧的是,传统消费大国--英国今年零售业普遍不景气。市场人士认为,今年圣诞期间,英国零售商将经历“寒冬”。同样,在德国和意大利,由于民众收入吃紧,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圣诞期间的消费将比往年下降6%。

  与此同时,接连不断的技术壁垒也在威胁着圣诞用品的出口。来自商务部的消息称,美国继去年4月对我国出口人造圣诞树实行单方面禁令以来,今年7月5日又向世界贸易组织提交报告,申诉我国出口人造圣诞树给美国输入森林害虫。同时,欧盟推行的ICTI将淘汰一批国内出口厂商。据介绍,ICTI即国际玩具协会商业行为守则。虽然该守则目前实行非强制性认证,但已成为国内企业出口的新“门槛”。此外,美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也不断修订新标准,加大抽查力度,并发布预警或通报,限制圣诞用品进口。

  轻研发技术含量低是症结其实,产品技术含量偏低,出口品种单一,早在两年前就成为我国圣诞产品出口经营者的隐忧。据了解,我国圣诞用品出口多以塑料制品为主。由于圣诞用品是应节用品,基本是一次性的,大多数产品工艺较为粗糙,层次较为低档,且多是简单模仿,具有自己创意的新设计较少,花色品种较为单一,且以进料和来料加工出口方式为主,导致其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狭小,且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为应对成本上涨的压力和市场变化,不少企业开始压缩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以减少支出。同时,调整产品结构、研发新产品,也是企业的应对方式之一。“我们现在正在提高与石油没有关系的产品比例。”一位义乌的生产商这样说,“更重要的是,加紧研发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提高生产水平,减少原材料的消耗。”

  “谁也不可能放弃这块市场。”据吕忠明估计,仅圣诞用品这一项,全球每年的消费额至少要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商机非常多。

  为此,不少国内生产厂商已开始制订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调整”是目前大多数生产厂商常用的词汇。“不调整就没有机会。”一家企业的市场部经理这样说。

联系信息:

【来源:消费日报】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本站声明   诚邀加盟   联系我们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 创业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网络实名:出口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