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贸易网——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 您好,今天是:
中国出口贸易网
  网站首页 |  出口要闻 |  出口市场 |  化工染料 |  机械五金 |  电子通讯 |  冶金矿产 |  轻工工艺 |  纺织服装 |  粮油食品
免 费 注 册
    土产畜产 |  医药保健 |  建材包装 |  汽摩交通 |  家电家居 |  本网动态 |   VIP 专区   |  出口推广 |   推荐外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紧急通知:本网电话地址变动!
我们的服务
 
中国对非洲出口穿越后危机时期
(时间:2011-8-1)
所属类别:出口要闻

中国与非洲原本远隔重洋,相距万里,但是近年来双边贸易的迅猛增长却极大地密切了中国与非洲之间的经济联系,拉近了中国和非洲人民之间的距离。拥有7亿以上人口的非洲正在成长为中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世纪之初的2000年,中国对非出口总额仅为50.4亿美元;到2008年,当年中国对非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512.4亿美元。尽管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对非出口有所减少,但是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以后,中国对非出口随即重新进入增长轨道。未来中国对非出口的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一高一低”促非洲走上发展轨道

  危机爆发前,世界经济已经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状态,非洲经济的表现也创下多年来最好的水平。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非洲经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由于经济增速过低,大多数年份里人均收入仅为零增长或负增长。90年代中期以来,非洲经济才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1995-2008年间,非洲实际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3%以上;2004-2008年,实际经济增长率超过5%。难能可贵的是,总体通胀水平也基本被控制在10%以内。实际经济增长率和通胀率“一高一低”的局面标志着非洲经济进入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发展时期。

  危机发生以来,虽然非洲经济增长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增长预期依然看好。根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发布的《2011年非洲经济报告》,2010年非洲增长率为4.7%,而2011年非洲经济增长率将达到5%左右,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增长水平。非洲经济的稳定增长带来真实收入水平的增长,对非洲国家的进口有显著的影响。一方面,真实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储蓄水平,为投资需求的增长准备了条件。对于长期依赖外部资金援助的许多非洲国家来说,更高的储蓄水平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引进外国技术和设备,实现投资的扩张。另一方面,真实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稳定消费预期和提高消费水平,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水平的提高既刺激了国内产品的生产和制造,也可以以进口需求的形式得以实现,扩大进口规模。

  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对进口的上述影响首先将表现为从总量上扩大进口规模,增加现有进口产品的规模。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单一,甚至无法生产许多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工业产品。目前,中国对非出口的产品主要有机电产品、纺织品、服装、高新技术产品、钢铁及其制品、鞋类、橡胶轮胎、塑料制品和家具等工业制成品。一些传统的工业制成品在非洲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比如,乌干达鞋类产品的年需求在1000万双以上,其中60%需要依赖进口。价值更大的工业产品则基本上依赖国外进口。比如,尼日利亚等国每年需要进口数十万辆摩托车。随着非洲经济的增长,对这些资本品和消费品的需求都将进一步增加。

  中长期来看,非洲经济持续增长对进口的影响还表现为从结构上改变非洲进口产品的内部构成。以现价美元计,2005年非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则已经超过1500美元。人均收入的突破性增长意味着非洲经济可能突破低收入陷阱,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良性互动的轨道。这就意味着非洲国家的进口需求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投资引致的进口需求看,非洲国家将增加资本品进口的类别,开始进口一些技术含量更高的机器、设备和机电产品,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从消费引致的进口需求看,非洲国家也将增加消费品进口的类别,特别是进口更多种类的国内不具备生产能力的工业制成品,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

  “以投资促贸易”加速技术变革

  应该指出的是,后危机时期中国对非出口的前景不仅取决于非洲经济本身的发展,还取决于中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具备生产能够满足非洲经济发展需求的大部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能力。但是,在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中国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在更高收入水平上的均衡发展。对于正在经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经济而言,正在增长的非洲经济及其市场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机会。这是因为,通过积极开发非洲市场,既可以为落后产能的淘汰争取更多的时间,减少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和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冲击,又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以增加技术变革的投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进一步的,结合非洲工业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求,考虑到中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未来在促进中国对非出口的过程中还应该特别注意“以投资促贸易”的策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非投资的方式把部分附加值低、竞争力不足的产品和产能向非洲国家转移。与此同时,这些产业的转移可以拉动非洲国家对中国相关机械、设备和机电产品的进口,从而实现以投资发展促进贸易增长的目的。

【来源:财富周刊】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本站声明   诚邀加盟   广告服务   分支机构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创业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严禁复制与抄袭本网所载之内容及像,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一般咨询:028-84212281;VIP专线:013208184117 84212280;投诉专线:028-84212282
本网始创于2003年4月28日
ICP备案序号:蜀ICP备05002921号